研究生教育是國民教育的最高層次,承擔著高端人才供給和科學技術創新的雙重使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基石。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研究生教育,推動研究生教育適應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堅持“四為”方針,瞄准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深入推進學科專業調整,提升導師隊伍水平,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加快培養國家急需的高層次人才,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貢獻。
如何適應國家需要推進學科專業建設?如何進一步深化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如何切實提高研究生導師隊伍素質水平?人民網教育頻道約請多位大學書記校長,共同把脈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開啟新時代研究生教育發展新圖景。
親其師,信其道。研究生導師是我國研究生培養的關鍵力量,肩負著培養國家高層次創新人才的使命與重任。目前,全國有研究生導師46萬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1.5萬人。導師既是研究生學術道路的指導者,也是價值觀塑造的引路人。如何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研究生導師隊伍?首期“研究生教育發展新圖景”系列報道,我們對話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
人民網:導師應如何將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既做學業導師又做人生導師?
王樹國: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負有對研究生進行學科前沿引導、科研方法指導和學術規范教導的責任。導師既要為學師,也要為人師,在培養過程中,須對研究生的學習、科研、品德及生活各方面進行指導並全面負責,在研究生的思想教育、科學道德等方面負有引導、示范和監督責任。要堅持教書和育人、言傳和身教、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相統一,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實踐者。我們學校要求導師除了在授課時要落實好“課程思政”,在平時的師生相處過程中,要踐行“導學思政”,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王樹國:古人雲“教不嚴,師之惰”,導師的自身素質、言傳身教對研究生的做人、做學問具有深遠的影響。因此,導師需要遴選與考核,且需要更加嚴格和高標准。我校早已實行導師資格“年審”制,每年根據導師的培養條件、培養質量和師德師風情況,對導師的招生資格進行確認,真正實現了動態調整,能上能下。在“年審”中,始終堅持把堅定政治方向、提高政治覺悟,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育人的首要目標﹔堅持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將立德樹人的要求貫徹到研究生培養全過程、全領域、全方面、全環節﹔將導師從招生、培養到畢業全過程細化為58個動作,形成“八要”“十不准”的導師師德師風行為准則,每年逐條對照檢查,有師德失范情形時一律暫停招生資格。
王樹國:導師是學生的引路人,是要帶領學生探索學術前沿的,因此導師本人必須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开云中国官网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主動適應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抓住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所帶來的契機,持續掌握專業動態,創新理論知識,走在學術前沿,保持學術活力。要全身心投入研究生培養,遵循研究生成長規律,持續創新研究生指導方式,讓研究生充分參與科研活動,為研究生提供充足的實踐機會,支持研究生參加學科/科技競賽,鼓勵研究生參與國際交流,培養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拓展研究生國際視野。要在教學和科研實踐中培養研究生良好的學風、奉獻精神和嚴苛的學術規范,不斷提高自身素養,適應新時代新要求。
人民網:在對導師的評價過程中,怎麼將研究生培養質量作為最關鍵的因素,落到實處?
王樹國:導師的主要職責就是培養人才,所以人才的培養質量理應成為導師評價的最關鍵因素。培養質量包括學生的基本知識掌握情況、對前沿動態洞察力、參與或組織科研活動的能力、成果表達能力、成果應用情況以及未來發展質量。
人民網:探索打破導師身份“終身制”,對於深化導師管理的機制體制改革有哪些意義?
王樹國:導師本身就是一種分工,不是榮譽,也不开云中国官网是帽子。名下有學生就是導師,名下沒有學生就不是導師。導師有沒有學生取決於能否招生,我校每年對教師的招生資格進行全盤重新認定,所以在我校,導師早已不是終身制了。我校在對導師招生資格認定時,按照“學術型、專業型”和“碩士、博士”的分類分層的原則,確定各自基本條件,由基層培養單位補充條件、遴選經學校審核后生效。打破了固定資格制和終身制,實現導師“能上能下,擇優上崗”的良性循環。在遴選和考核中克服了“五唯”頑瘴痼疾,真正遴選出學術水平精、科研本領高、教學能力強的研究生導師。通過每年的遴選,進一步明確了導師權責,切實保障和規范了導師的招生權、指導權、評價權和管理權,堅定支持導師按照規章制度嚴格研究生學業管理,增強導師的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營造尊師重教良好氛圍。在招生資格遴選時,鼓勵以“團隊指導”的方式申請招生資格,大力推動導師團隊建設,發揮團隊育人功能,創新團隊培養模式,推進團隊體系建設。鼓勵“跨院”“跨學科”組團招生,促進學科交叉,培養創新型人才。
人民網:部分導師投入大量精力搞科研發論文,重科研而輕教學,該如何走出這個誤區?
王樹國:研究生培養離不開科研活動,但研究生培養環節應該是豐富的,這樣才能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接班人和建設者。我校針對每一個研究生都需預先制定一個培養計劃,包括課程學習、實驗實踐、科研活動、論文撰寫、三助一輔、第二課堂等綜合性內容,學生必須全部完成培養計劃方可申請學位。導師負有與學生一同執行培養計劃的責任。在培養過程中,的確存在少數導師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我校主要是通過以下途徑,促進導師走出這個誤區:
一是對導師進行“年審”,明確導師的教書育人職責﹔二是對導師進行輪訓,講清科研與育人的關系﹔三是對做得好的優秀導師進行宣傳,發揮樣板作用﹔四是對培養過程進行督導。
人民網:目前,有個別導師導師責任心不強,甚至把學生當作廉價科研勞動力,應該如何杜絕這種現象?
王樹國:研究生需要通過參與科研活動進行培養,但絕不能簡單地把研究生當做廉價勞動力,這樣做,既不利於人才培養,也不利於科研項目的完成,更不利於大科研成果的產生。
首先學校層面思想要清晰、思路要統一,要落實到具體的制度建設中,如不要把研究生指標簡單地與科研經費多少挂鉤,不要簡單地用研究生規模來衡量科研能力大小。要加大專職科研隊伍建設,從根本上解決科研勞力緊缺的問題。要創新體制機制,充分調動老師和專職科研人員的科研積極性。
其次導師要明白,研究生是用來培養的,尚不具備完成大科研任務的能力,如果一味地依賴研究生完成科研項目,會導致科研活動的低水平重復,無法承擔大的科研項目,無法形成大的科研成果。
最后,學校相關部門應加強督導,明晰導師行為底線與紅線,明確培養與科研的關系,杜絕用科研活動簡單地代替培養活動,杜絕把師生關系扭曲為雇佣關系,杜絕“隻用不導”“隻挂不導”“隻招不導”等現象。推行成本分擔制,精准分配研究生指標,提高培養效率。
編者按:近年來,北京市教育系統聚焦學生的實際獲得,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努力讓優質教育資源惠及更多學生,為全國教育改革發展探索了重要經驗。近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做客人民網,圍繞北京市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新高考改革等基礎教育領域的探索經驗,以及如何推進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等話題進行了深入解讀和分享。…
編者按:2021年全國高考將於6月7日起正式拉開大幕。今年,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等第三批高考綜合改革省份,將實行“3+1+2”模式。…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