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中国)Kaiyun.com·官方网站开云(中国)Kaiyun.com·官方网站

kaiyun网站金银河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_公司新闻_开云(中国)Kaiyun.com·官方网站
欢迎来到 开云(中国)Kaiyun.com·官方网站!

主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kaiyun网站金银河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时间:2023-09-11 16:23 来源:网络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主要从事专用设备制造和化工产品生产,其中专用设备制造按行业又分为有机硅生产设备制造和锂电池生产设备制造,化工产品主要包括主要包括有碳酸锂、有机硅高分子材料、聚氨酯材料及气凝胶材料等。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设备制造所处行业为制造业中的专用设备制造业(代码C35),化工产品所处行业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代码C26)。

  近年来,受益于下游锂电池行业的投资需求和新能源汽车销量上升等因素的影响,锂电池专用设备行业市场需求旺盛。根据研究机构EVTank发布了《中国锂离子电池设备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锂离子电池设备市场规模为952.0亿元,预计到2026年全球锂离子电池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2,104.6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7.19%。

  从我国来看,考虑到动力电池需求上升及设备国产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锂电池专用设备行业市场需求旺盛,根据高工产研研究院(GGII)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锂电生产设备市场规模为1000亿元,同比增长70%,预计在全球动力及储能电池持续扩产带动下,到2025年锂电生产设备市场规模有望超1500亿元。

kaiyun官方网站金银河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未来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全球锂电池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这对于锂电池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都有着近乎严苛的要求,导致锂电池生产企业对生产设备的批次稳定性和精度要求也将不断提高,以低端锂电设备为主、研发实力较弱、产品不能满足要求的锂电池专用设备生产企业将被淘汰。预计未来五至十年,我国锂电池专用设备行业整合将加剧,形成少数实力较强的企业主导市场的格局。

  为推动锂离子电池及其配套行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务院及有关政府部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产业政策,为扶持企业发展、加强行业规范等方面提供了指导方向,将在较长时期内对行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2017年 2月,工信部发布了《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强调通过重大短板装备升级工程等,推进智能化制造成套装备产业化,鼓励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与装备生产企业等强强联合,加强关键环节制造设备的协同攻关,推进数字化制造成套装备产业化发展,提升装备精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智能化水平,有效满足动力电池生产制造、资源回收利用的需求。2018年1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明确将“锂离子电池制造”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19年 4月,发改委的制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将“锂离子电池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成套制造装备”列入鼓励类产业。2021年12月,工信部制定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开展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行动,加快发展基础零部件和装置、通用智能制造装备、专用智能制造装备以及新型智能制造装备等四类智能制造装备。

  锂电设备行业下游为锂电池行业,锂电设备行业的高速发展得益于锂电池行业的高成长性,而锂电池行业的高成长主要来源于动力电池、消费电池、储能电池三个驱动因素,未来随着技术进步、规模效应和原材料成本的降低,锂电池行业将在长周期内驱动锂电设备行业进一步成长。根据EVTank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562.4GWh,同比大幅增长91.0%,预计到2030年总体出货量或将接近5TWh,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25.6%。

  从结构来看,全球汽车动力电池出货量为371.0GWh,同比增长134.7%;储能电池出货量66.3GWh,同比增长132.6%;小型电池(包括3C和小动力电池)出货量125.1GWh,同比增长16.1%。

  从我国来看,根据高工产研研究所(GGII)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为327GWh,同比增长130%。预计2022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有望超600GWh,同比增速有望超80%。预计2025年中国锂电池市场出货量将超1,450GWh,未来四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43%。从结构来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出货量为226GWh,同比增长 183%;储能电池市场出货量为48GWh,同比增长196%;电动工具用锂电池出货11GWh,同比增长96%。从数量来看,2021年我国锂离子电池累计产量达到了200.46亿只,同比增长15.4%,继续创历史新高。

  公司的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锂电池生产最前端的电极(极片)制备,包括正负极浆料混合设备、涂布设备和辊压设备。近年来,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利好及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加快产能扩张等因素,锂电池生产设备的市场需求旺盛,发展前景广阔。

  预计2025年动力锂电池出货量将达到1,268GWh,延续高速发展态势。2020年由于宏观经济波动影响,中国动力(600482)锂电池出货量增速放缓。受下游锂电池生产厂商扩产计划延缓影响,公司锂电池生产设备产品产量及销量小幅下降。2021-2022年度,动力锂电池出货量恢复高速增长态势,因此公司近一年一期锂电池生产设备产品产量及销量连续实现大幅上升。竞争格局方面,全球动力锂电池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根据GGII数据显示,2018年-2021年间,全球锂电池集中度CR5分别为68%、76%、79%和85%,头部集中度逐年提升。公司锂电池生产设备业务受行业高速发展趋势的影响,近年来业务规模得到了高速提升。在行业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公司下游动力锂电池行业集中度逐年提高,头部客户市场占有率的增长使其议价能力提升,进一步加剧了锂电池生产设备的行业竞争。公司下游客户的市场发展趋势使公司业务规模实现了扩张,但公司所处行业竞争加剧,对公司毛利率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通过国内有机硅设备生产企业的共同努力,国产设备对进口设备的替代作用开始显现。目前,国内有机硅专用设备生产厂家已经能够生产有机硅化合物生产所需的主要设备,为国内有机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设备上的保证。尽管国产设备在性能、生产效率以及运行的稳定性方面不如进口设备,但是进口设备也暴露出维修不便利、维护成本高及设备标准化程度较高等弊端,无法适应国内有机硅生产企业广泛灵活的生产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国产设备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正是基于上述原因,目前国内有机硅生产企业已经很少采购国外机械厂商制造的有机硅设备,采用国产设备成为市场主流和必然趋势。

  国内有机硅产业的持续繁荣促进了有机硅设备行业的发展壮大,而有机硅设备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也推动了国内有机硅产业的技术革新。长期以来,实现有机硅化合物的连续化生产一直是国内有机硅行业追求的目标。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道康宁公司就有了千吨级连续聚合装置,而国内的有机硅橡胶生产厂家仍然采用间歇法生产工艺,以传统的捏合机作为主要设备,采用人工计量和投料,不仅生产效率较低,而且由于计量不准确和转缸过程中的物料暴露等问题,较难生产高质量有机硅产品。2008年,由发行人自主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双螺杆全自动连续生产线投产成功,显著提高了国内有机硅产业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改善了生产环境。

  随着国内有机硅行业向更加集中化和规模化发展,以及有机硅消费结构的升级、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环境保护压力增加,有机硅生产企业对于产能更大、自动化程度更高、产品品质和成本更具优势、生产过程更加环保的全自动连续生产线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同时,设备的智能化和系统化,以及前后端一体化都将成为未来国内有机硅设备行业的发展趋势。①连续法生产装置将成为主流

  目前国内外有机硅生产企业大多采用传统的间歇式生产方法,主要是采用捏合机、行星动力混合机、强力分散机、压料机等设备,通过人工称重投料、人力转缸、多机分步反应等步骤进行间歇式生产。间歇式生产方法存在产品批次质量不稳定,中间物料转移时暴露在空气中,容易产生结皮、颗粒、气泡、污染等问题;且间歇式生产工艺未摆脱以手工劳动为主的状况,难以保障计量精确度,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产能有限,加上多次的物料转移、残留和设备清洗,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漏胶,生产场地粉尘大等问题,造成物料损耗大、环境污染,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有机硅行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随着有机硅产业升级,有机硅生产企业将会逐步淘汰原有的间歇式生产方法,采用技术更先进,更加高效、环保的连续式生产工艺和设备。

  装备的智能化和系统化是指生产制造过程及所生产的产品朝着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成为具有感知、优化、自适应、自调节等功能的产品和制造系统。对于有机硅设备行业而言,推行装备的智能化,即在产品中融入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充分利用工业自动控制技术和产品,如传感元件、自动化仪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分散型控制系统(DCS)、数控系统等,实现有机硅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达到高效率、高质量、低消耗;同时,应用网络技术实现远程监控、检测、诊断。

  由于国内有机硅专用设备行业发展历史较短,企业的主要精力仍然集中在捏合机、行星混合机等混合反应设备上,对于前端的自动投料系统和后端的自动包装设备投入较少。国外大型有机硅设备制造商,如德国施沃德(Schwerdtel)公司既生产搅拌混合设备,也提供自动计量系统、自动喂料系统和灌装、包装和装箱设备,从而能够供应有机硅生产所需的全套自动化装备。未来随着国内有机硅产业的升级,下游企业对于生产的自动化水平、生产效率以及生产过程的清洁度都将有更高的要求,因而有机硅设备的前后端一体化,发展全自动成套装备将成为国内有机硅专用设备行业的发展趋势。有机硅是一类性能优异、形态多样、用途广泛的高性能新材料,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机硅产品其优越性能得到广泛关注,逐步实现对传统材料的替代,应用范围覆盖建筑、电子电器、纺织、个人护理、光伏、新能源、超高压和特高压电网建设、3D打印、智能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其中硅橡胶应用占比最高,超过75%,其次为硅油,占比22%。近年来,随着下游对有机硅材料的旺盛需求,我国有机硅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根据中国氟硅协会(CAFSI)数据,2021年,我国有机硅单体产能达到381万吨/年,同比增长率15.28%,约占全球有机硅单体产能的61.6%;有机硅单体产量达到159万吨,同比增长率18.83%。根据百川盈孚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有机硅中间体产能达到129.43万吨/年,同比增长率11.94%;有机硅中间体产量达到159万吨,同比增长率1.36%,预计到2025年有机硅产品的市场需求将达到945亿元,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随着行业景气度提升,中国有机硅产品的产能持续扩张,以高温胶为例,根据《中国硅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版、2020版及2021版,2018-2020年我国HTV(高温硫化硅橡胶)产量分别为51.6万吨、54.4万吨和61.0万吨,而随着下游需求的持续增长、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及国家鼓励政策,中国的 HTV产能将不断扩张,2021年 HTV产量约74.1万吨,2025年将达到99.5万吨。

  在有机硅产品需求上升和产能扩张等有利因素刺激性,将带动有机硅设备及有机硅材料行业的发展,促使相关产品不断迭代升级。

  综上所述,有机硅产业的发展为有机硅装备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保障,有机硅装备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有机硅设备行业下游为有机硅行业。公司面向新能源产业的高性能有机硅材料智能化工厂扩建项目新增产能属于有机硅行业。近年来,随着电子、电器、纺织产品的大量出口和国内建筑、汽车、电力、医疗等行业对有机硅材料的旺盛需求,我国有机硅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根据中国氟硅协会(CAFSI)数据,2021年,我国有机硅单体产能达到381万吨/年,同比增长率15.28%,约占全球有机硅单体产能的61.6%;有机硅单体产量达到159万吨,同比增长率18.83%。

  在世界能源危机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作为非石油路线的化工新型材料,有机硅愈加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预计未来,建筑、电子电器、纺织、个人护理等仍将是有机硅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光伏、新能源等节能环保产业对有机硅材料的市场需求将保持中高速增长;超高压和特高压电网建设、3D打印、智能可穿戴设备及其他新兴领域将是有机硅材料未来的市场增长点和突破点之一。根据中国硅业网(SAGSI)调查报告显示,预计到2025年有机硅产品的市场需求将达到945亿元,创历史新高。

  具体到公司主要产品有机硅胶领域,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消费电子、汽车制造、新基建等产业不断发展,可以预计,随着技术提升、产品成本的进一步下降、环保要求的不断趋严,未来有机硅胶行业将有巨大的成长空间,有机硅胶不断替代其他产品的趋势仍将持续。根据Grandviewresearch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有机硅胶市场规模为144亿美元,预计2021-2028年全球有机硅胶CAGR为4.3%,预计到2028年,全球有机硅胶市场规模将达到201亿美元。根据智研咨询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有机硅胶产量为154万吨,2020年中国有机硅胶产量约为165万吨,同比增长7.1%。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目前中国有机硅行业龙头企业为合盛硅业(603260)、新安股份(600596)、兴发集团(600141)和东岳硅材(300821),2021年,按有机硅单体产能来看,合盛硅业的市场份额达24.41%,新安股份的市场份额达 12.86%;按有机硅产品产量来看,合盛硅业的市场份额达7.61%,新安股份的市场份额达7.39%。总体来看,我国有机硅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高。按有机硅单体产能来看,2021年CR2为38%,CR4达55%,单体生产较为集中,参与企业数量不多。而有机硅产品种类较多,生产相对分散,2021年有机硅产品生产企业CR2为21%,CR4为43%。

  为了推进节能环保、实现“双碳”目标、鼓励新能源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大力推动新能源和有机硅材料产业发展。

  2021年 2月,国务院公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坚持节能优先,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大力推动风电、光伏发电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水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生物质能、光热发电。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提出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左右。2022年1月,工信部发布了《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计划》指出:“到2025年,光伏行业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产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量产化转换效率显著提升,形成完善的硅料、硅片、装备、材料、器件等配套能力。智能光伏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基本完成,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水平逐步深化。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取得明显进展,智能光伏产品供应能力增强”。2019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其中“苯基kaiyun网站氯硅烷、乙烯基氯硅烷等新型有机硅单体,苯基硅油、氨基硅油、聚醚改性硅油等,苯基硅橡胶、苯撑硅橡胶等高性能橡胶及杂化材料,甲基苯基硅树脂等高性能树脂,三乙氧基硅烷等系列高效偶联剂,四氯化硅、甲基三氯硅烷、三甲基氯硅烷等副产物综合利用”被列入鼓励类目录。2022年 3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出了《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指出:“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有机氟硅、聚氨酯、聚酰胺等材料品种规格,加快发展高端聚烯烃、电子化学品、工业特种气体、高性能橡塑材料、高性能纤维、生物基材料、专用润滑油脂等产品。提高化肥、轮胎、涂料、染料、胶粘剂等行业绿色产品占比。鼓励企业提升品质,培育创建品牌”。

  国家相关政策的积极支持为新能源和有机硅材料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新能源和有机硅材料行业将会得到快速发展。

  根据中国硅业网(SAGSI)调查报告显示,国内有机硅产品下游应用领域中建筑行业需求最大,占比达到 25.87%,其次为工业助剂和电子电器,占比分别为24.18%和16.32%。

  有机硅橡胶按照硫化方式和硫化温度的差异,可以分为室温胶(RTV)、高温胶(HTV)和液体胶(LSR)。在新能源领域,有机硅密封胶作为新能源用胶在太阳能电池组件装配过程中的太阳能电池铝框边缘以及接线盒跟背板之间涂敷,起到粘接、密封和绝缘的作用。随着近年来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国内对光伏电池组件和新能源光伏胶的需求也大大提高;在建筑领域,有机硅材料主要作为胶粘剂、密封胶、建筑包覆材料使用。近年中国经济回暖,下游房地产和基建行业增速逐步提升,为高温胶、室温胶等有机硅胶产品贡献稳定的需求增量;在汽车领域,有机硅在汽车上的应用多达几十处,新能源汽车由于锂电池封装用硅量会更多。有机硅橡胶不仅具有低成本优势,而且相对传统的汽车密封胶条和减震器件橡胶,有机硅橡胶还可以大幅度提升汽车的安全性能。此外随着近年来电子工业快速发展,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消费国和生产国,有机硅橡胶消费量显著提升。另外在LED封装领域,由于近年来LED产业的快速发展,作为LED封装材料的有机硅橡胶产品也保持着快速增长。随着有机硅工业化生产取得突破,产品生产成本大幅下降,未来有机硅将越来越多的替代天然橡胶和石油基材料应用到各个领域,有机硅材料下游的应用领域会更加广泛。

  碳酸锂的应用主要在电池、医药、润滑油、玻璃陶瓷等领域,其中电池用量最大,碳酸锂是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钴酸锂、锰酸锂、钛酸锂、多元酸锂盐、磷酸铁锂等)、电解质(六氟磷酸锂、LiTFSI等)、添加剂(LiBOB等)的关键原料。随着全球新能源开发的升温,动力和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呈高速发展的趋势,由此也推动了碳酸锂市场消费的快速增长。根据EVTank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562.4GWh,其中汽车动力电池出货量为371.0GWh,同比增长134.7%;储能电池出货量66.3GWh,同比增长132.6%;小型电池(包括3C和小动力电池)出货量125.1GWh,同比增长16.1%,预计到203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或将接近5TWh,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25.6%。受此推动,2021年全球碳酸锂市场规模为29.90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92.75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7.55%,市场需求广阔。

  从我国来看,在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背景下,各大汽车厂商持续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投入力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快速增加。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2014-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由7.85万辆增至354.5万辆,复合年均增长率为72.34%;销量由7.47万辆增至352.1万辆,复合年均增长率为73.40%。同时,根据高工产研研究所(GGII)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出货量为226GWh,同比增长183%。

  持续增长的汽车产量带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容量稳步上升,碳酸锂的需求也显著增加,根据百川盈孚统计数据,2016-2021年,我国碳酸锂消费量从86,882吨增长至262,000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7%,而碳酸锂需求不断上升必将推动碳酸锂生产设备行业进一步发展。

  根据百川盈孚统计数据,2016-2021年,我国碳酸锂产能从142,700吨增长至462,400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5%,产量从66,466吨增长至199,234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5%,产能利用率仍旧处于相对偏低水平,一是因为矿石提锂对应的原料锂精矿国内产量十分有限,主要依赖澳洲进口矿,国内锂盐企业主要通过控股、参股和签订长期包销协议等方式,锁定资源;二是因为部分国内锂盐企业只有产能,而无对应矿山或者盐湖资源,在锂精矿供给短缺的背景下,其产能面临长期“半饱”的状态。

  具体到锂云母提取碳酸锂行业来看,在碳酸锂行情驱动下,永兴材料(002756)、江特电机(002176)等锂盐企业均有扩产计划。公司生产的设备主要应用在利用锂云母提取碳酸锂的过程,随着国内企业的产能产线数量不断增加,必将带动锂云母提取碳酸锂相关生产设备的需求上升。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主要从事高端装备制造,包括新能源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是国内新能源电池连续化自动混浆设备领军企业、国内首家提供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极片智能制造一体化完整解决方案的企业。公司新能源装备产品包括: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极片智能制造一站式全自动生产线系列锂电池正负极浆料双螺杆连续法自动生产线、“红金龙”系列宽幅高速双面挤压式涂布机、三辊系列双级辊分一体机、锂电池正负极浆料自动生产线、锂离子电池全自动配料系统、锂电池极片双级高速精密辊压分切一体机、锂电池极片高速精密辊压分切一体机、锂电池极片双面高速宽幅精密涂布机、采用锂云母提取碳酸锂及高附加值副产品的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能双行星动力混合机等行业领先装备及整体解决方案。同时,公司是国内有机硅化合物装备龙头企业,是行业内技术力量最雄厚、产品线最丰富、产销量最高的企业。公司化工新材料装备产品包括:太阳能光伏胶连续化自动生产线生胶)连续化自动生产线、乙烯基(甲基)硅油连续自动化生产线、高温硫化硅橡胶连续化自动生产线、液体硅橡胶连续化自动生产线、PU单双组份胶连续法自动生产线、MS胶连续法自动生产线、建筑密封胶全系列连续法自动化生产线、醇型/肟型智能调色生产线等多系列高性能自动生产线,以及捏合机、行星搅拌机、静态混合机、自动分装机、动力混合机、强力分散机等专机产品。此外,公司利用设备自主研发优势,通过子公司从事有机硅新材料、新能源材料及精细化工的研究、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为气相法/沉淀法高温硫化硅橡胶、液体硅橡胶、电子工业胶、新能源行业电子工业胶、聚氨酯改性树脂产品、水性树脂材料、MQ有机硅树脂、碳酸锂、SiO、铷铯盐、钾明矾、硫酸钾等,可广泛用于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食品医疗、电子电器制造、建筑装饰等领域。

  锂电池生产设备根据产品生产工艺不同可分为双螺杆全自动连续生产线和自动化单体设备。本公司的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锂电池生产最前端的电极(极片)制备,包括正负极浆料混合设备、涂布设备和辊压分切设备。在锂电池生产工艺流程中,电极浆料的制备是最前端的环节,包括配料和搅拌,其对锂电池品质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和关键性影响。这是因为锂电池的正、负极浆料制备都包括了液体与液体、液体与固体物料之间的相互混合、溶解、分散等一系列工艺过程,并且伴随着温度、粘度、环境等变化。在正、负极浆料中,颗粒状活性物质的分散性和均匀性直接影响到锂离子在电池两极间的运动,因此电极浆料的分散质量一致性直接影响锂电池的产品性能。

  其中,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双螺杆技术的产品有: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极片智能制造一站式全自动生产线系列锂电池正负极浆料双螺杆连续法自动生产线以及锂电池正负极浆料自动生产线)有机硅生产设备

  公司研发的有机硅生产设备可涵盖有机硅产品生产的全部流程,根据设备生产工艺不同,有机硅生产设备可分为双螺杆全自动连续生产线和自动化单体设备。

  其中,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双螺杆技术的产品有:乙烯基(甲基)硅油连续自动化生产线、太阳能光伏胶连续自动生产线、沉淀法/气相法液体胶连续自动化生产线、气相法高温胶连续自动化生产线、沉淀法高温胶连续自动化生产线、PU胶单双组份连续法自动生产线、电子工业胶连续自动生产线、MS胶连续法自动生产线生胶)连续化自动生产线以及建筑密封胶全系列连续法自动化生产线)化工产品

  化工产品主要包括有碳酸锂、有机硅高分子材料、聚氨酯材料及气凝胶材料。主要产品气相法/沉淀法高温硫化硅橡胶、液体硅橡胶、电子工业胶、新能源行业电子工业胶、聚氨酯改性树脂产品、水性树脂材料、有机硅树脂、碳酸锂、SiO、钾明矾、铷铯盐、硫酸钾等,出厂时均为工业品,高温胶、液体胶等产品根据性状的不同分为不同型号,由下游有机硅制品加工企业加工后应用于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食品医疗、电子电器制造、建筑装饰等领域。目前,公司已成功研发出用于生产硅酮密封胶、气相法/沉淀法高温硫化硅橡胶、液体硅橡胶、生胶、太阳能光伏胶、电子工业胶等有机硅橡胶的双螺杆全自动连续生产线,锂云母提取碳酸锂连续法自动化生产线。

  此外,公司生产的双螺杆全自动生产线除了应用于锂电池正负极浆料生产领域、有机硅领域外,还应用于聚氨酯胶的生产领域。公司生产的SLG双螺杆聚氨酯胶全自动生产线是以双螺杆机为主要生产设备,失重式计量为主要计量设备的生产线。粉体经过在线烘干处理与其他原料一起通过计量系统自动地、连续地在线输送至主设备双螺杆机中,物料在双螺杆机中完成分散、研磨、反应,生产的产品连续地从双螺杆设备中输出,进入包装设备包装成产品。

  公司的采用锂云母提取碳酸锂及高附加值副产品的智能化生产线开发了锂云母的二段硫酸低温矿相重构技术,实现了锂云母的彻底硫酸盐化,避免了一段硫酸焙烧技术对设备的严重腐蚀;开发了混合硫酸盐溶液的元素自平衡连续盐析技术,实现了锂、铷、铯、钾、铝和 SiO的低成本高值化利用;开发了密闭式网带烧结窑、密闭式物料输送装备及其配套控制系统,实现了三废超低排放。该生产线实现了锂云母全组分清洁低成本开发,是锂云母高值利用的新途径,促进了锂云母资源提锂行业的科技进步,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SLG双螺杆聚氨酯胶全自动生产线的生产效率高,粉体通过精密计量可实现在线连续加入,在线连续烘干、冷却;密闭式生产方式杜绝了产品直接接触空气,解决了间歇式生产方式易产生气泡和结皮颗粒的问题,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性好。

  公司产品为专用设备和化工产品,产品之间差异较大,公司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建立了与之对应的研发模式、采购模式、生产模式和销售模式。

  订单产品设计先由客户提出技术要求,公司安排技术人员与客户进行技术沟通,了解客户生产工艺及设备要求,公司研发人员对研发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评估通过后,由公司与客户签订《技术协议》并按照客户要求进行产品设计。

  新产品研发由营销部门会同研发部门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相关产品技术发展水平、顾客需求以及国内外同类产品特点、价格,并结合公司发展规划,编制产品研发立项书,报公司管理层审批。公司新产品的研发需要经历立项评审、编制设计任务书和项目实施计划书、总体方案设计、零部件图设计、样机试制、产品鉴定和定型等流程,通过将设计策划评审、设计输入评审、设计验证评审、设计改进评审、工艺方案评审贯穿于新产品开发全过程,不断调整和改进设计方案,确保研发成果符合公司技术要求,保证产品的研发成功率,提高工作成效和生产效率。

  1)公司采购的设备生产原材料主要分为标准件、定制件和基础材料。标准件主要为电机、减速机、仪器仪表、电器元件、泵、液压件、气动件、密封件、传动件、管件、阀门等各种机电产品、气动产品以及机械零件。定制件包括螺杆主机及配套辅助系统、设备构件、存储装置等,系由供应商按公司提供的图纸或者要求定制加工。基础材料主要为各种类型的钢材,公司与规模较大的钢材经销商签订供货合同,按照市场公允价格定价货源稳定。

  2)子公司采购的原材料大部分为标准化原料,主要是通过化工原料生产厂家直接采购。为了保证采购的原材料品质稳定,对采购流程进行严格管理,并建立了严格的合格供应商管理制度,近年来,子公司已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子公司在采购时根据市场状况与供应商定期协商确定价格,为了保证各类采购物资供应安全,子公司一般对于每一种物料和服务都会确定3-4家供应商,以保证如发生某一供应商供货无法正常供应的情况,子公司各类物资供给正常,不会对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的产品主要包括高端装备,包括新能源装备、化工新材料装备及化工产品。其中,设备方面根据生产工艺不同,锂电池生产设备与有机硅生产设备均可细分为双螺杆全自动连续生产线和自动化单体设备。双螺杆全自动连续生产线和自动化单体设备在锂电池方向与有机硅方向的生产模式不存在较大差异,其生产模式如下:

  双螺杆全自动连续生产线为非标准设备,需要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设计和生产,所以生产计划一般根据销售订单确定,做到以销定产。公司按照销售部门已签订的产品订单,由技术部根据不同客户的具体要求设计图纸并提供装配清单汇总表,生产部门安排各车间组织生产。

  自动化单体设备采用订单生产和备机生产相结合的模式。对于非标准化的单体设备,公司按照销售订单确定生产计划;对于自动包装机、静态混合机、动力混合机和实验机型等技术成熟、需求稳定的产品,公司出于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和快速满足客户提货需求的考虑,进行备机生产。由生产部和营销部根据预计未来6个月内的订单需求,结合公司设备使用率联合制定合理的备机生产计划。

  子公司实施“市场导向、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由生产部根据库存情况安排常规产品的生产,客户有特殊要求的品种经技术部组织评审后由销售部向生产部下发任务通知单,生产部根据任务通知单要求,调度人员、动力、设备等资源,组织车间生产。子公司根据客户需求由技术部制订生产配方,生产操作人员按要求进行组织生产。

  公司及子公司主要采用直销的方式,由销售人员直接与客户洽谈,取得订单。直销方式有利于公司直接面对客户,确保需求信息准确、快速的传达、反馈至公司相关部门,为客户及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1)报告期内,公司在锂电池生产设备业务方面取得收入127,854.55万元,占营业收入70.28%,同比上升143.15%。其驱动因素主要是国家“双碳”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中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汽车是减少碳排放的最关键举措。下游锂电池行业整体呈增长趋势,动力电池企业扩产积极。(2)报告期内,公司储能设备业务在手订单 86,436.38万元,同比增长242.11%,其驱动因素主要是近年来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迅速,市场发展空间大,较大程度上得益于储能技术的突破和需求的增长,公司属于锂离子电池产业链,该增长同样促进了公司储能设备业务的拓展。

  (3)报告期内,公司国外市场方面在手订单8,048.87万元,同比增长1,260.69%,其驱动因素主要是①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国内经济逐步恢复,同时海外需求增长明显,市场复苏导致需求回升;②为实现零碳目标,全球能源转型步伐正在加速;③随着我国“双碳”目标加快和新能源革命推进,我国新能源产业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④公司在不断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优化品牌运营和提升产品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努力。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的核心技术与系统集成研发设计能力是公司立足于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伴随着公司上市,公司核心团队得到不断发展壮大,组织结构得以不断完善,管理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升,“推动所从事行业的持续升级”的企业使命不断得以彰显。

  1、核心技术: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科技”的创造理念,孜孜不倦地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前进。

  (1)公司2008年研发的双螺杆全自动连续生产线改变了国内有机硅材料行业传统的间歇法生产方式,推动了国内有机硅材料行业生产工艺和装备的升级;

  (2)2014年又将双螺杆全自动生产线技术应用于锂电池正负极浆料生产并取得成功,使公司在锂离子电池浆料搅拌领域也取得强有力竞争地位,目前该技术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

  (3)2021年8月,由公司领衔国内有机硅行业上、中、下游代表企业共同攻关,完成的“高性能有机硅/纳米SiO橡胶复合材料连续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解决了高性能硅橡胶智能制备中从基础原料、智能制造装备、产品配方和工艺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实现了高温硫化硅橡胶、液体硅橡胶以及高性能透明室温硫化硅橡胶的连续化制备,填补了高性能硅橡胶连续智能化生产技术空白,促进国内有机硅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4)2021年9月,公司的“硫酸盐矿相重构—相平衡调控”的锂云母资源高值化清洁利用工艺技术与装备项目实现了锂、钾和铝等的低成本高值化利用及三废超低排放,项目经中国工程院双院士联合评定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锂云母的二段硫酸低温矿相重构技术,实现了锂云母的彻底硫酸盐化,避免了一段硫酸焙烧技术对设备的严重腐蚀;开发了混合硫酸盐溶液的元素自平衡连续盐析技术,实现了锂、铷、铯、钾和铝的低成本高值化利用;开发了密闭式网带烧结窑、密闭式物料输送装备及其配套控制系统,实现了三废超低排放。该生产线实现了锂云母全组分清洁低成本开发,是锂云母高值利用的新途径,促进了锂云母资源提锂行业的科技进步,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对于传统石灰石焙烧法、硫酸法以及硫酸盐法提取工艺,公司所采用的工艺具有提取纯度高、资源回收率高、副产品多、能耗低、低碳绿色环保等优势:

  ②资源回收率高,本项目不仅能在锂云母中提取出高纯度碳酸锂产品,而且可以综合利用钾、铷、铯、铝、SiO等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了锂云母中的所有有价金属的综合利用,并且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废渣和废水,对环境友好。

  ③生产能耗低,本项目采用高效生产工艺以及高性能生产设备进行碳酸锂生产,生产能耗相对于传统石灰石焙烧法提取工艺降低50%以上。

  (5)公司针对退役/废旧锂离子电池智能拆解分选装备开发项目已展开多项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包含:①退役/废旧锂离子电池、动力电池包检测与拆解、电池单体的梯级利用的智能化设备的设计;②电池整体或单体的带电安全破碎工艺研究与设备的设计;③电池破碎后的电解质的资源化环保化处理工艺研究及设备的设计;④电池单体的破碎与粉碎物的分选工艺研究及设备设计;⑤正负极片上的电极材料从集电体剥离工艺的试验研究及设备的设计。公司十分重视技术创新,并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并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中国(行业)领军企业,细分行业龙头企业,中国氟硅行业优秀企业等。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共拥有53项发明专利、220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外观设计专利和4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2、系统集成研发设计能力:公司是行业内少数可以提供称重计量、物料输送、混合反应、自动包装全套生产线的装备集成制造商之一,拥有较强的系统集成研发设计能力。系统方案设计是否科学及合理,直接关系到有机硅和锂电池设备的运行安全性、可靠性、一致性、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公司提供的系统集成方案结合了客户的生产工艺和定制要求,综合运用自动控制技术、电子技术、连续称重计量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材料学、化工技术、化学工程、网络技术、软件编程等多个学科的专业技术,将物料计量输送系统、物料预混系统、DCS智能集散控制系统、高粘度流体冷却系统、高效多色静态混合设备、自动匹配灌装系统等多个子系统进行有效集成。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公司在有机硅设备制造领域和锂电池设备制造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较强的系统集成研发设计优势,并形成了具有市场竞争力及品牌影响力的优秀产品,其中2018年12月,公司自主研发的“硅酮胶的生产法及生产线”专利技术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2019年11月,“一种锂电池正负电极浆料生产工艺及系统”专利技术获得广东专利银奖,2020年 7月,“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浆料自动连续化成套生产线”项目获得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和广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022年 3月“高性能有机硅纳米SiO复合材料连续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和广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022年 10月“高性能锂电池电极浆料连续化短流程制备关键技术及成套生产线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3、产品智能化程度较高:公司通过将一系列自动化检测控制技术应用于产品设计中,自主开发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软件,显著提高了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例如,双螺杆全自动连续生产线使用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以太网实现通信,使用冗余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根据配方要求自动在线加入各种物料,实现生产过程全自动化;远程监控生产线的运行情况,所有生产现场数据和参数实时记录,保证产品质量及生产安全;操作人员对设备的所有操作均有详细记录,方便分析故障及事故责任认定,且生产数据及操作记录的储存时间可长达数年。目前,公司已经获得了金银河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浆料智能化生产线、金银河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浆料智能化生产线、硅酮胶双螺杆生产监控软件、锂电池浆料自动生产线监控软件、静态混合机监控软件、混合搅拌机监控软件、锂电池极片涂布机监控软件等4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4、品牌优势:有机硅行业和锂电池行业生产设备投资一般占总投资比例较大,下游生产企业对设备技术和质量有很高的要求,除一般的产品检测程序外,对品牌、口碑也十分看中。因此客户口碑宣传是重要的市场拓展途径,公司在搅拌设备领域深耕多年,“金银河”品牌在行业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公司“ ”商标被认定为广东省著名商标。公司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佛山市标杆高新技术企业、佛山市细分行业龙头企业、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广东省著名商标等,并建有广东省省级工程中心以及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公司长期以来坚持“让顾客满意和永远做到最好是我们的追求”的经营理念,始终坚持“品高成大器”的企业价值观,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中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和美誉度,我们始终以客户为中心,积极响应客户的需求,并不断改进自身的产品和服务,这使得我们在市场上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信赖。

  报告期内,公司在手订单合同总额为210,950.16万元,同比增长106.13%,其中锂电池的在手订单192,410.17万元,同比增长116.82%,公司的市场扩张能力显著上升,这是市场对公司的品牌和实力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肯定,同时也说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经营能力也在进一步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储能设备的在手订单86,436.38万元,同比增长242.11%,储能电池是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其中重要的驱动因素,近年来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迅速,市场发展空间大也较大程度上得益于储能技术的突破和需求的增长,公司属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产业链,该增长同样促进了公司储能设备业务的拓展,随着技术进步、规模效应等因素的影响,锂电池行业在长周期内驱动锂电设备行业进一步成长,未来锂离子电池的成本和价格将呈现下降趋势,使得其终端应用的综合性价比优势日益突出,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向储能电池、可穿戴设备电池等多维度发展,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公司抓住机遇拓展储能业务,实现产品多元化的进一步提高,产业链布局更加丰富,更好地满足了新能源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储能设备业务的增长趋势为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信心和动力,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生产和供应链管理,确保能够及时交付产品并维护客户关系,进一步提升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为市场提供更先进、高效、节能和优质的产品。

  在国际市场方面公司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报告期内,公司外贸在手订单8,048.87万元,同比增长1,260.69%,这得益于以下几点原因:

  ①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国内经济逐步恢复,同时海外需求增长明显,市场复苏导致需求回升;

  ②为实现零碳目标,全球能源转型步伐正在加速,目前,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宣布碳中和目标,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系统,实现绿色可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

  ③国家在能源转型的大环境下对新能源产业的大力支持,随着我国“双碳”目标加快和新能源革命推进,我国风电、光伏与光热、核电、储能、生物质能等细分能源行业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④公司在不断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优化品牌运营和提升产品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努力,公司的实力得到国际市场的充分认可。在未来,这一历史性的增长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业务拓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国际市场的拓展有利于公司拓宽销售渠道,增加业务范围,同时加强了在经营和技术上与国际市场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经营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海外市场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合作,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占有率。

  受行业性质和业务规模快速增长的影响,本年度公司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 70.51%。因公司主要业务是有机硅生产设备和锂电池生产设备的制造和销售,2022年度机器设备的销售占比 81.68%,其中高价值自动化连续生产线的销售也逐年增加,设备制造行业的资本密集,生产周期较长,产品单价高等性质,使公司的债务规模及比率高于一般行业公司。在国家积极支持节能环保,逐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战略目标的大环境下,新能源相关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公司受益于新能源行业的持续发展,业务规模从2020年的59,418.08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181,908.58万元,增长了2.06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74.97%。业务规模的大幅增长,需要公司筹集更多的资金以满足日常经营需求。公司江西基地的安德力高分子材料及有机硅材料项目和金德锂锂云母提取电池级碳酸锂项目的厂房设备工程建设正按计划推进,公司投资规模和固定资产规模的不断提升,需要公司统筹部分资金满足投资需求。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根据合同条款会预收客户定金,按规定在报表“合同负债”、“其他流动负债(定金所对应的销项税金)”项目列示,2021年末合同负债27,747.80万元,其他流动负债3,552.35万元,2022年末合同负债60,012.39万元,其他流动负债7,444.19万元,分别增加了32,264.59万元和3,891.84万元,该项业务会增加公司的负债金额,但在完成合同交货义务后合同负债会转为公司的营业收入,无到期偿还义务。同时为满足合同交付义务,公司扩大采购和生产规模,存货从2021年末的46,299.54万元,增加到2022年末的67,481.56万元,增加了21,182.02万元。

  公司所处的行业和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使公司的债务规模及比率有所上升,目前公司正筹划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宜,通过募集权益资金,减少债务规模及比率,优化公司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促进公司持续稳健发展,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2022年,受益于行业扩产加速及公司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81,908.58万元,同比上升58.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662.97万元,同比上升121.83%。

  公司未来将充分发挥公司拥有的自动化生产线技术优势,在气相法/沉淀法高温硫化硅橡胶、液体硅橡胶、电子工业胶、新能源行业电子工业胶、聚氨酯改性树脂产品、水性树脂材料、MQ有机硅树脂、碳酸锂、SiO、铷铯盐、钾明矾、硫酸钾等等高分子材料领域进行拓展,推进公司多元化发展,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从而回报股东。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公司坚持品质优先、技术创新的发展道路。公司不断优化现有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以“高、精、尖”的产品优势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回报股东、提升员工福利及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公司的主要工作重点如下:

  客户第一,坚持“让客户满意和永远做到最好是我们的追求”的经营理念,全面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交付准时率,走“高、精、尖”产品发展之路。

  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架构层阶划分过细,不利于提升生产、经营及管理等方面的效率。通过对管理架构进行扁平化处理,部门整合等手段,简化工作流,提升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为适应发展要求,坚定的推行PDM、ERP系统,推行数字化、信息化的升级改造,从根本上解决公司目前在生产环节中监管不足,工序流转慢等问题,提升生产效率。

  完善PDM系统设计数据的建设,以满足后续快速下单的要求,强化图纸审核和设计方案讨论、评审工作,有效避免低级错误发生。对重点产品的研发与升级工作,应从新工艺、新方法以及设备稳定性等维度出发,充分挖掘市场需求,以满足客户日益提高的技术、品质生产要求。建立年轻技术人员到生产部、工程部或售后部以及技术部门之间的轮岗工作学习制,有目的分批进行,以提高其全面的工作能力,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工程项目的管理应适应公司未来的发展需求,从设计、施工、安全、行为规范等方面改善,同时要引进与我司工程安装相匹配的劳务输出公司,以应对部分工程劳动力不足问题,降低用人及管理成本。人才培养方面,选派项目经理考取《生产经营单位安管人员》证件,以满足大型的化工企业要求;同时为了满足工程项目多的需求,项目经理要具备同时管理区域内几个项目工程同时施工的协调能力。整合营销、生产、技术、工程与售后及供应商资源,做好工程项目的验收与售后服务,为营销催收货款提供保障。

  进一步严格推行“三检”制度;联动品质、技术、生产相关部门,督促员工落实自检、互检,做好记录,对不按要求执行的班组、员工严格处理,绝不放过。全力配合信息化系统的工作,确保经系统的每笔NCR报告都得到准确录入、跟踪落实。厘清部门内问题,明确“三不”红线及违章处罚机制,提高团队素质,把品质部门打造成一支公平、公正的专业队伍。对每台出厂的设备,所有零件、过程、终检的资料都得到合理汇总,数据完整性达90%以上,以保证设备的生命周期内可追溯。

  有机硅行业重点开发上游单体厂及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重点推广光伏胶自动线、粉体包装机、生胶、高温胶、液体胶、PU胶自动生产线及高温胶、液体胶捏合机、静态法醇型胶生产线等;锂电池行业以开发大客户为重点,在维护好现有合作过的锂电池生产企业基础上,积极开拓有新上电池项目的客户群体,把握好国内市场扩产的设备需求;同时,公司做好产品的更新迭代以及技术升级,公司将推出锂电池正负极浆料双螺杆全自动化生产线的第三代产品以及红金龙涂布机产品,通过产品升级来服务好客户,从而争取更多订单;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大型的汽车厂也逐渐开始往动力电池投资,公司也正与相关的汽车厂接洽,已和部分企业形成合作,未来,随着汽车厂深入电池生产环节,将会进一步增长对电池生产设备的需求,亦将成为公司产能消化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海外营销方面,对国外订单实施过程的及时总结、完善,强化对亚洲以外其他区域的开拓,务求走稳走好。

  提升准期交付率,全力支持ERP系统的工作,将生产管理透明化、数据化,提高交货及时率;实行部门、岗位整合,科学规划生产车间布局,积极探索新方法,改进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认真贯彻公司质量方针,严格执行公司质量管理制度,提升职工职业道德,提高产品质量。

  深入推进高质量专利战略,重点突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项目;加强集团及各子公司整体形象的统一策划,方便客户选型;通过协调和整合政府、研发机构、社会团体等公共资源,为企业和职工福祉谋求更好的环境。

  完善PDM系统设计数据的建设,以满足后续快速下单的要求;从新工艺、新方法以及设备稳定性等维度出发,对重点产品的研发与升级,提高性价比,充分挖掘市场需求,以满足客户日益提高的生产要求。

  进一步严格推行“三检”制度;全面推进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和升级,确保各项数据指标准确录入、跟踪落实;对每台出厂的设备,所有零件、过程、终检的资料都得到合理汇总,数据完整性达90%以上,以保证设备的生命周期内可追溯。

  公司设备类产品生产原材料主要为电机、减速机、仪器仪表、电器元件、泵、液压件、气动件等标准件,螺杆及辅助系统、设备构件、存储装置等定制件和不锈钢、碳钢等基础材料;有机硅产品的原材料主要为生胶、白炭黑等化工材料。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的比重较高。以锂电池生产设备为例,公司毛利率对原材料价格波动较为敏感,是报告期内影响公司毛利率水平的主要因素。如果经济形势发生变动,主要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可能会发生较大波动,从而影响公司的原材料采购价格,对公司的盈利情况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持续关注原材料价格情况,做好生产经营规划管理。同时,公司将不断完善供应商管理体系,积极拓宽采购渠道,防范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截至2022年12月末,公司应收款项(包含:应收账款、合同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超过一年的质保金))净额为80,459.85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24.99%,占总资产比例相对较高。如果发生重大不利影响因素或突发事件,公司仍然存在应收账款可能无法及时收回而形成坏账的风险,从而对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及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通过加强应收款项的风险防范意识,完善销售考核制度和约束制度,定期更新客户信用档案,定期评价客户信用状况,加强应收款项的分析与通报,加大清欠力度,利用法律武器依法保护公司权益,从而确保应收款项及时收回,增加公司的现金流入。

  公司主要从事高端装备制造,包括新能源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公司所属装备制造行业与下游有机硅和锂电池的市场需求和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近年来国家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公司下游市场的增长受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有机硅行业客户和锂电池行业客户固定资产投资意愿有所降低,客户付款时间延长,对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润产生负面影响。如果未来国内宏观经济出现重大不利变化,下游有机硅和锂电行业受宏观经济影响而发展放缓,公司则存在因产品需求下降,进而导致经营业绩波动,经营业绩下滑甚至亏损下滑的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持续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进一步赢得客户信赖。同时,公司需要与上下游保持紧密联系,关注国家产业政策,加大产品研发力度,研发新产品,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扩宽公司业务发展空间。此外,公司内部持续加强精益管理,提高公司管理水平,控制成本费用,以应对宏观经济波动产生的风险。

  近年来锂电池行业蓬勃发展,而国内动力锂电池生产马太效应明显,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300750)、中创新航、国轩高科(002074)等企业占据较大市场份额。2021年和2022年,国轩高科系公司第一大客户,公司对国轩高科的销售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8.00%和40.01%,近一年一期公司与国轩高科销售额大幅增长主要系国轩高科业务规模随动力锂电池行业发展增势迅猛、近年来资金实力大幅提升及产能扩张需求较高所致。公司与国轩高科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但如果其经营情况发生变化,或者与公司之间合作关系出现不利变化,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多元化客户群体,寻找更多的潜在客户,减少对第一客户的依赖程度,加强与第一客户的合作关系,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减少客户流失的风险。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客户,分散风险。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对第一客户的信用状况和经营状况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风险并采取措施应对。建立备选方案,做好应急预案,以应对第一客户出现问题的情况。

  近三年公司的毛利率如下:2020年为28.01%、2021年为22.72%,2022年为20.88%,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受产品结构的变化以及不同产品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而出现下滑。除此之外,公司各类产品的毛利率水平还受所处行业发展趋势及行业内竞争格局、产品定价能力、生产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上述因素发生不利变化,公司毛利率可能下滑,将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不断进行技术升级、产品创新,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通过产品迭代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产品附加值;公司将不断优化采购模式,强化成本管kaiyun网站控,增效降本,从而降低产品成本,保持产品竞争优势;同时,积极开拓新市场,以实现公司收入稳定增长。

  为保持市场领先优势,提升技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公司需要不断投入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以应对下游有机硅和锂电池企业对于生产工艺的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公司将拓展现有产品的应用领域作为发展战略,计划在现有技术和产品的基础上,开发应用于化工、涂料、医药、食品、生物化学等领域的自动化生产设备,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新的动力。由于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可能存在偏差,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本身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公司可能面临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失败或市场推广达不到预期的风险,从而对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紧密跟踪国内外行业技术的走向,增加对产品开发的投入,加强研发实力。同时,加大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合作的力度,加快产品开发的步伐。

  受益于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推动,2009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发展较快,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其市场亦发展迅速。从2009年国家开始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以来,我国一直推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国家对补贴政策也有所调整。但总体来看,补贴政策呈现额度收紧,技术标准要求逐渐提高的趋势。2018年2月,为加快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提质增效、增强核心竞争力、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及发改委发布《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就完善补贴标准、提高推荐车型目录门槛、分类调整运营里程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报告期内,锂电池生产设备是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2022年度,公司锂电池生产设备销售收入127,854.5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0.28%。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政策的变化对动力电池行业设备需求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公司产品的销售及营业收入等。如果政策退坡超过预期或相关产业政策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短期内下游锂电池制造企业需求因此放缓,可能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发挥自身核心技术优势及自主研发能力,致力于持续提升和改善产品性能、降低产品成本,减少补贴退坡政策对锂电池生产设备销售的影响。

  有机硅以及锂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涉及自动控制技术、电子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材料学、化工技术、软件编程等多个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因而需要大量具备复合背景的研发人才;同时设备的装配工艺复杂,对一线工人的技术素质和经验要求相对较高。但是,有机硅和锂电池专用设备是近二十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行业内专业的研发设计人员、装配人员、设备调试人员均较为紧缺。我国目前尚没有专门的有机硅或锂电池生产设备人才培养机构,行业内企业一般通过内部培养的方式,培养新人往往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随着公司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对于核心人才的需求可能不能得到满足;此外,未来随着企业间竞争的日趋激烈,人才流动可能会增加,公司存在人员流失的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及团队的稳定,为加入的人才构建了一整套完整的成长体系,并从企业内部挖掘有潜力的员工并着力培养,不断优化人才管理机制和职业发展通道来全力支持队伍建设,提升整体人才竞争力。公司将长期坚持人才激励政策,并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以保证核心团队的稳定性。

  本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共拥有53项发明专利、220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外观设计专利和4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上述专利技术和软件著作权是公司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公司保持优势竞争地位的重要因素。公司的专利技术为自主集成创新,若公司拥有的重要技术被泄露或专利被侵权,则会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公司存在着技术泄密或专利被侵权的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在加强技术保密工作的同时将重点加强员工综合素质管理,不断提高员工福利水平,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同时,将采取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举措,防范公司技术泄密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存在部分未结诉讼、仲裁和执行案件。考虑到诉讼、仲裁和执行案件一定程度上存在不确定性,未来阶段如司法机关、仲裁机构作出不利于公司的判决或裁决,导致公司最终败诉,或相关判决、裁决无法顺利执行回款,则公司可能面临诉讼、仲裁执行案件对应的应收款项无法收回并进一步计提坏账的风险,或相关资产可能面临被查封、冻结或被强制执行的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寻求法律支持,聘请专业律师为公司提供法律咨询和代理服务,保障公司的合法权益。做好诉讼准备工作,收集证据,做好辩护和应对措施,争取最好的诉讼结果。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阳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轩高科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江特电机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永兴材料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金银河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宁德时代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东岳硅材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兴发集团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Copyright © 2002-2023 开云(中国)Kaiyun.com·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0022469号